中国共青团中央最近发布文件,宣布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在三年之内动员一千多万青年下乡,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为振兴农村发挥作用。
消息传出之后, 中国民间议论纷纷,外界不少报道也把这项政策和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相比较,认为是习近平回归红色正统的又一体现。
习时代的上山下乡,和毛时代的上山下乡有何异同?有什么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考量?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毛泽东最让人诟病的政策之一。几十年后的今天,习近平还能够成功地推行这个政策吗?
参加讨论的三位嘉宾是: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纽约时事评论人士横河;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
夏明:与梁家辉一脉相承,新下乡改不了农村
中共该文件的目标是让千万年轻人进入农村,所谓振兴乡村,这包括返乡就业的,带动就业的电商,以及回乡兼职的,还有对老区和贫区进行调查的大学毕业生,等等。要说的是,中共目前特别说到要反对高级黑、低级红。
我认为,这个运动打着所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号,很容易沦为高级黑。这个文件的左转信号非常明显,与梁家河精神、梁家河大学问也是一脉相承。现在,全国的主题思想就是“学”习,要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习的天下。
这种形势下,让年轻人到农村的项目就是一个忽悠。而提出引导那些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青年到农村就业,这与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在逻辑上是相同的。
我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难于就业,是城市化失败的结果,他们就是牺牲品。今年三月,李克强提出了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称去年有1300万毕业生被解决就业;今年保住1100万都困难。
现在,中国的失业率达到5.5%,是20年来最高的。中国政府之所以提出GDP保8的口号,就是为了消化新劳力。当年,改革开放让城市把农民输出来带动致富,但是现在没有成功。我担心农村甚至会出现倒退。
横河:千万下乡工程巨大,共青团不是主使
让千万人上山下乡绝非易事。当年,两千万知青上山下乡持续了十年时间。这其中涉及到的配套工程不是开玩笑的,必须是国家的一个大项目,比上马一个大企业要困难很多。所以,我认为,这个项目的主谋不是共青团,而是中共高层的大规划。
关于新上山下乡运动是否成为整个政权左转的信号,我认为,这是中共在不同阶段中对不同形势做出的不同反应,而不仅仅是左、右转的分类可以解释的。
其实,习近平能够上台就是中共在危机下达成的共识。在这之前,大家都可以看到,比如张木生谈到的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新上山下乡的面子工程因素肯定有,但是,也确实针对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这与当年一样。
当年的文革时期,工业萧条不需要招工,无法安置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此外当然也有政治因素。现在也是同样的情况。而当年上山下乡运动自始至终是失败的,那一代人一辈子被毁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农民工或者知识青年仍然无法把城市之好带往农村,因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只能由高层解决。中共建政后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农村所依托的传统文明。
杨建利:共青团政治忽悠,不了了之是结果
我仔细读了文件,认为一千万人的说法是虚的,是人次。其实际意应该不到三十万,平摊下来就是大约一个县一百人。我认为,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和政治忽悠。因为习近平本身就是知青,共青团急于向他献忠心,要把他走过的路光荣化和神圣化。而魔鬼藏在细节里,实际还是落实到经济下行导致的就业问题。文件中提到,这些被下乡的人包括实际外出务工的农民和大学毕业生以及创业人员等,行业包括煤炭、餐饮、钢铁、邮政等等。这与当前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
具体说,这个新的上山下乡与当年文革一样,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政治上是强化政治符号,确立习近平的正确性和神圣性,加强他的权威。习近平政治意识形态的左向是有目共睹的,他明显要用红色符号来加强和巩固政权。
经济方面,中国每年毕业大学生多达700到800万,其中的半数找不到工作,而务工农民、失业大军聚集城市对于政权来说是危险的。但是,这种现象能否通过所谓新上山下乡来纾解,确实是一个问号。一是政府上,政府不能像当年文革一样,把人员强制送走,强行捆绑于土地。二是经济上,农村没有足够的诱因吸引青年回乡,也没有空间让他们发展。农村空心化严重,土地所有权得不到解决。总之,我认为,这个高调的运动最后会以不了了之的结果而收场。
需要再次强调,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及其造成的土地无法自由流转。掌握土地的是党官,是党官撑腰的宗族势力和黑势力。这些现象共青团如果铲除不了,年轻人回乡无济于事。团中央以为可以搞个上山下乡就一举数得,既拍马屁投人所好,又解决城市就业和改变农村,其实就是一拍脑袋没想预后的做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